张国君课题组
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多功能诊疗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
近日,张国君课题组研究成果“一种镧系稀土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”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。

三阴性乳腺癌(TNBC)一直被视为乳腺癌中最具挑战性的类型,因其恶性程度高、易复发转移、缺乏有效靶向药物,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的疗效都受到限制。近日,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靶向稀土纳米探针,有望为这一顽疾带来更精准、更高效的治疗手段。
这项新发明结合了分子成像、放疗增敏和免疫激活三大功能。研究人员利用稀土纳米材料的稳定发光特性,使其在近红外二区(NIR-II)荧光成像中表现出更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,从而帮助医生在放疗前更直观、准确地勾画肿瘤靶区。
与此同时,探针表面修饰了能特异性识别 CXCR4 蛋白 的小分子抑制剂 AMD3100,使其能够精准定位 TNBC 肿瘤细胞。实验数据显示,这种探针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程度是对照组的 1.5-2倍。
更令人关注的是,该探针在放疗过程中显著增强了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。联合使用放疗时,体外实验中肿瘤细胞的早期凋亡比例提高了 30%以上,动物实验中肿瘤体积的抑制率也显著优于单独放疗组。进一步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抗 PD-L1 抗体)时,不仅原发瘤得到控制,远处转移灶的体积也明显缩小,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被全面激活。

在安全性方面,研究人员通过组织学检测、血液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,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,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。
这一成果为 TNBC 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:在精准成像引导下,放疗与免疫治疗能够实现协同增效,既提高了疗效,也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过度损伤。未来,该技术有望进一步进入临床转化,为 TNBC 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。
文图\明梓何